新闻动态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招投标信息
  • 重要通告
  • 员工风采
  • 公司新闻
    无硝烟的战场,有温度的逆行——公司第一批驰援海珠志愿者工作纪实
    发布日期:2022-11-24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    连日来,广州市海珠区疫情一直处于高位平台期,康鹭片区防疫形势尤为严峻。10月30日,中国船燃广州有限公司2名志愿者突击队员何杰、王帅勇敢逆行,紧急驰援海珠疫区(中高风险区),深入康乐村抗疫前线,啃最硬的骨头,打最难的仗。

    雨夜奋战,全力排查信息

    在康乐村,志愿者何杰、王帅主要负责第12网格的“扫楼”工作。通过网格式“扫楼”,可以迅速对社区居民建档立卡,方便后续高效有序地开展防疫工作。他们仔细研究社区提供的网格图,合理规划上门路线,坚决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。

    11月初,恰逢广州台风与冷空气来袭,气温骤降,阴雨连绵。夜晚康乐村里的巷子狭窄昏暗,给本就行动不便的两名“大白”增添了不少困难。3日晚,他们接到“扫楼”任务后立刻出发,拖着鞋套在泥泞的路上小心翼翼地行走。雨水打湿了面罩,他们的视线也变得模糊。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,顶着风雨在巷子中摸黑前行,挨家挨户查验健康码、认真核查居民人员信息和摸清需特殊照顾的重点人群信息,仔细了解居民需求。面对语言不通或心情焦躁的居民,他们反复解释、安慰。当基本信息收齐后,队员们都会多叮嘱一句:“请注意做好个人防护,有其他需求可以随时联系。”

    他们常在晚上行动,康乐村人口密度大、工作任务重,为了及时完成任务,他们每次出勤往往持续三到四小时,入户摸排后还要对信息进行整理、统计,经常忙碌到凌晨1点多才结束工作。他们奔走在巷道里、楼宇间,用脚步织密基层社区的防疫网。

    凌晨出动,全力护航转运

    11月中旬,康乐村的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紧张,队员们的工作也越显繁重。为了切断病毒传播链条,大批的居民需要尽快转运至方舱医院,他们的生活物资也急需保障。

    17日凌晨0时,何杰、王帅正动作迅速地忙碌着,他们熟练地为待转运人员整理面罩、口罩等防疫物资,争分夺秒拎着大包小包来到转运点,转而又开始协助维持现场秩序。有个别居民不配合工作,他们也耐心劝说和解释,争取获得理解。转运工作一直持续到了凌晨4点,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,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服;重复多遍的引导,声音已逐渐沙哑;通宵达旦的高强度工作,他们早已疲惫不堪。但他们从未喊苦喊累,反而庆幸自己能为海珠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。

    由于转运工作时间紧,任务急,17日晚,王帅再次主动参加通宵执勤工作。从0点开始,他协助解答群众问题、安抚情绪,维持现场秩序。当最后一辆转运车开走时,已经是早晨7点半了。王帅前期也曾报名过夜班工作,虽任务取消,但他生动诠释了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冲锋在前、舍我其谁的精神。遇到急难险重任务,两名队员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,风雨兼程,热情不减。

    两轮坚守,全力保障需求

    在康乐村12网格服务了五天之后,他们由于红码被迫在酒店隔离。隔离期间,何杰焦虑的不是被感染,而是“我们身处疫区却帮不上忙,真的很无奈”。所幸七天后顺利解除隔离,两名队员也都强烈表达继续参加第二轮志愿的意愿。他们马不停蹄赶到了鹭江村19网格,投入一场新的战斗。

    在鹭江村,他们组建起的物资配送队伍负责物资的搬运、派发,为封控区的居民防疫打通运送物资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他们穿梭在楼栋间,一天往返频次不计其数。在这两轮战“疫”中,他们始终穿着“大白”防护服,一工作就是几个小时,期间不敢喝水、不能上厕所,吃饭时间也难以保障,但他们不讲条件,不挑肥拣瘦,积极与时间赛跑,化身“引导员”“送货员”“服务员”奔走不停,积极响应居民所需,用速度和温情搭起抗疫“连心桥”。(通讯员:郑洁芸)

  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