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"三问"传承先辈精神 | |||||||
|
|||||||
生长于新时代下的我们,面对着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,我们未曾真正的感受过前辈们所经历过的苦难,亦没有走过前辈们踏过的长征路,缺乏的不仅仅是历史生活的体验感,更多的是缺乏对过去、对历史的种种印记,因此,开展“三个问题”青年大讨论有助于我们传承前辈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。 同先辈相比,我们多了①优渥的物质条件: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经济腾飞为我们带来了愈发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;②精神财富:信息的自由和开放让我们能够放眼世界,接触更先进的理念、更自由的文化,我们的视野更开阔,也更容易获得富足的精神财富;③自信底气:优渥的物质条件及更开阔视野让我们比先辈更自信更有底气。 同先辈相比,我们少了①吃苦耐劳的韧劲:由于现在信息更发达,机会更多的社会,面对困难和挑战,我们有时会存在轻易放弃再换一条路的念头,缺少先辈持之以恒,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吃苦韧劲;②自我沉淀的态度:受短平快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,相比先辈,我们更容易心浮气躁,对事物追求速度,缺乏自我沉淀的耐心和态度。③居安思危的意识:相比先辈所面临的动荡不安环境,我们生在和平及物质丰富的年代,忧患意识和危机感不足。 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期望相比,我们还需要充实:①与时同频的自身定位,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,担当时代责任,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识,认清自身定位,坚定与时代同命运,与企业共成长的努力方向。②脚踏实地的自我定力:我们需要更进一步扎实日常工作,沉下心,学技术,强本领,在工作领域努力深耕,在挑战中磨练定力、耐力和毅力。 一代人与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不同,新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也有独属自己的特别。随着新时代不断的发展变迁,现在的我们拥有了更多机遇,有了更多学习知识的渠道方式,有更宽广的眼界去遇见未来,也正因如此,我们新青年更应肩负起青春的使命,不做时代的过客。新时代的我们在继承先辈优良品质的同时,也需要开创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时代精神。(麦绮淇) |
|||||||